港口水域設施有哪些
1.碼頭前水域(港池)
碼頭前水域內要求風浪小,水流穩定,具有一定的水深和寬度,能滿足船舶靠離裝卸作業的要求。按碼頭布置形式,碼頭前水域可分為順岸碼頭前的水域和突堤碼頭間的水域。港池的大小按船舶尺度、靠離碼頭的方式、水流和強風的影響、轉頭區布置等因素確定。
(1)開敞式港池。港池內水面隨水位升降變化,不設閘門或船閘。它是海、河港口的一種最普通的形式,是相對于封閉式港池而言的。
(2)封閉式港池。一種建筑在潮差很大的地區,用閘門或船閘與港池外水域分隔開的港池。優點是:使港池內的水面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高水位上,因而在建設港池時可以減少土方開挖量和碼頭建筑物的高度;可以減少泥砂淤積;保證船舶靠泊的穩定和改善貨物裝卸作業條件。缺點是:船舶進出港口(港池)要過閘,不大方便;要相應增加一部分管理費用。
(3)挖人式港池。在岸上開挖出來的港池。在地形條件適宜或岸線不足時可建這種港池。優點是:可延長碼頭岸線,多建泊位;掩護條件較好。缺點是:開挖土方量較大;在含砂量大的地方易受泥砂回淤的影響;在寒冷地區封凍時間較長。
2.進出港航道
進出港航道指船舶進出港區水域并與主航道連接的通道。一般設在天然水深良好,泥砂回淤量小,盡可能避免橫風、橫流和受冰凌等干擾的水域。其方向一般順水流呈直線形布置3根據船舶通航的頻繁程度可分別采用單行航道或雙行航道。
3.船舶轉頭水域
轉頭水域又稱回旋水域,指船舶在靠離碼頭、進出港口需要轉頭或改換航向時專設的水域。其大小與船舶尺度、轉頭方式、水流、風速、風向有關。轉頭水域一般可與港內航行水域合并在一起布置。
轉頭水域的深度,在海港最小水深一般按大型船舶乘潮進出港口的原則考慮;在內河港最小水深一般不小于航道控制段最小通航水深。
4.錨地
錨地是專供船舶(船隊)在水上停泊及進行各種作業的水域,如裝卸錨地、停泊錨地、避風錨地、引水描地及檢疫錨地等。裝卸錨地為船舶在水上過駁的作業錨地;停泊錨地包括到離港錨地,供船舶等待靠碼頭、候潮和編解使用的錨地;避風錨地指供船舶躲避風浪時的錨地;檢疫錨地為外籍船舶到港后進行衛生檢疫的錨地,有時也和引水、海關簽證等共用。
以上關于“港口水域設施有哪些”的知識,小編已經給大家詳細介紹清楚了,希望可以給大家幫助!了解更多關于物流知識,請隨時關注優騏物流。
相關信息
- · 港口的作用
- · 我國十大港口有哪些
- · 港口水域設施有哪些
- · 港口如何分類
- · 港口的作用
- · 我國十大港口有哪些
- · 港口水域設施有哪些
- · 港口如何分類
- · jebelali是哪個港口?杰貝阿里港
- · gdynia是哪個國家的港口?波蘭